發展心理學知識可以說是心理咨詢師認證培訓中最受學員們喜愛的一門課程。這門學科著眼于研究人類個體發展全程中發生變化的各個方面,如身高、體型以及那些相對穩定的特征,如人的性情。從嬰兒期一直到老年期,發展貫穿人的一生,發展心理學就是科學的研究人的一生發展過程的學科。這門課程不僅心理咨詢師必學,更是教育工作者與父母們的成長必修課。
唯有變化是永恒。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公元前6世紀)
維克特——阿韋龍的野男孩
1800年1月8日,一個一絲不掛的男孩出現在法國中南部阿韋龍省圣塞爾南小鎮的郊外。在之前的兩年半里,人們已經多次發現他的蹤影。這個男孩年紀約12歲,但身高只有136厘米。他爬樹,用四肢奔跑,和溪水,吃橡樹果和樹根充饑。
維克特
當這個眼睛烏黑的男孩來到圣塞爾南時,他既不說話,也不對別人的話做出反應。就像一只習慣了野外生活的動物一樣,他不但拒絕人們為他準備的食物,還想撕爛人們為他穿上的衣服。毫無疑問,他不是父母雙亡就是被父母遺棄,但很難確定這些事情究竟發生在什么時候。
這個男孩出現在一個開明進步的社會變革期。當時,一種全新的科學觀正在逐步取代形而上學的推測。哲學家探討有關人類本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發展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核心問題:人類的特質、行為和思想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后天習得的,或者是兩者兼有?在這些品行獲得的過程中,社會交往有多重要?缺乏社會交往所造成的影響能夠被克服嗎?對一個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進行研究可能會為“自然觀”(天生的特點)和“教養觀”(教養、學校教育和其他社會影響)相互影響提供證據。
經過最初的觀察后,這個被人們稱為“維克特”的孩子被送往巴黎的一所聾啞兒童學校。在那里,維克特被轉交給了吉恩 · 伊塔德(Jean-Marc-Gaspardltard)。當時,26歲的伊塔德正雄心勃勃地從事新興科學——精神病學的研究。他認為與世隔絕的生活環境限制了維克特的發展,因此,他只需要掌握一些普通孩子在人類社會中獲得的技能即可。
伊塔德把維克特帶到自己的家里,并且在接下來的五年中開始“馴化”他。伊塔德首先通過洗熱水澡和干搓等手段,喚醒了維克特區分各種感覺經驗的低級能力;然后,逐步訓練他的情感反應、道德教育、社會行為、語言和思維。伊塔德所使用的方法都遙遙領先于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這些方法基于模仿、條件作用和行為矯正等原理。他還發明了很多教學設備,而這些設備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然而,伊塔德對維克特的教育并沒有取得徹底成功。拋棄存在的問題不談,這個男孩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他學會了很多物體的名稱,并且可以讀寫一些簡單的句子。他還可以表達自己的意愿,服從命令,與別人交換想法。他會表達感情,尤其是對伊塔德的管家格林太太。他還會表達諸如驕傲、羞愧、懊悔以及渴望取悅別人等情緒。但是,除了能夠發出一些原音和輔音之外,他一直沒能學會說話。而且,他只關注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且看起來他似乎“對充滿快樂 的社會生活漠不關心,而一直期待著回歸到大自然中重獲自由”(Lane,1976,P.160)。但是社會化后的維克特已經難以適應野外生活,因此在這項研究結束后,他一直和格林太太生活在一起,直到1828年他40歲左右時去世。
為
什么維克特不能實現伊塔德對他的期望?這個男孩可能是遭受了腦損傷或者是患上了自閉癥(也成為孤獨癥,它是一種涉及社會反應缺失的疾?。?,又或者是經歷了殘酷的早期虐待。在那個時代中,伊塔德的教育方法雖然先進,但仍不足以完全教化維克特。伊塔德也逐漸意識到無法完全消除長期與世隔絕的生活所帶給維克特的影響。而且他認為,尤其是對于語言學習來說,維克特的年齡可能太大了。
雖然維克特的故事未能對伊塔德所探索的問題提供明確答案,但是它仍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人們最早對人的發展進行系統研究的嘗試之一。自維克特之后,我們已經積累了很多關于人是如何發展的知識;但發展科學家仍然在不斷探索一些基本的問題,譬如,天性和教養倆者在發展過程中的相對重要性以及它們是如何一起發揮作用的。維克特的故事戲劇化地揭示了人的發展的科學研究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接下來2天的課程,你們即將對這一切有所了解。
本次課程中:我們將闡述這門學科是如何發展的以及它的基本概念;我們會探討人的心理成長的各個方面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們還要學習人生各個階段的主要發展內容……
這些都會幫助你: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授課教師
呂榮: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醫學背景,認知行為(CBT)取向心理咨詢師,美國心理學會(APA)心理治療發展學會(SAP,原APA第29分會)會員,世界華人心理學家協會會員。2000年創建心理咨詢機構全職從事心理咨詢,從業至今,臨床心理咨詢時數逾7000小時。
主要著作:
《安頓靈魂的事情——來自心理治療師的禮物》,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療愈心靈的旅程》系列三部——《心殤的結與解——心理案例分析》 《婚戀的苦與樂——兩性關系疏導》《教養的是與非——成長歷程反思》,內蒙古出版集團出版,2012年12月;
《癌癥康復指導》副主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12月。
學習方式:互動直播授課,目前只支持電腦學習
直播時間:5月2日_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5月3日_上午8:30-11:30
課程費用:129元,本次課程支持錄播回放學習,有效期90天。
報名方式:添加本次課程助手的微信號:15247105477),申請好友注明“直播課程報名”。報名繳費后開通直播帳號。
點擊查看課程:直播課程丨教育工作者與爸爸媽媽們的成長必修課 (購買課程可觀看課程回放視頻,有效期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