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必須牢記分析性關系是以對真理的熱愛——即承認現實為基礎的,這種關系容不得半點虛假和欺騙。
——Sigmund Freud(1937,P.248)
先看故事:心理動力學的“督導”是在1902年非正式地出現在精神分析領域中的,雛形就是弗洛伊德在自家每周三舉行的集體研討會——維也納周三心理學會。出席這個每周三晚上聚會的精神分析團體成員不光有當時的精神分析研究者,還有很多對這門學科感興趣的內科醫生。如奧托 · 蘭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山達·弗倫茨和歐內斯特·瓊斯等都是早期參與代表成員們在每次聚會的時候探討社會現象、日常生活現象、夢、人生困惑等;也向其他人介紹自己的論文——主題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時也會就某一個具體案例展開討論。
1910年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成立,現代意義的案例討論正式出現。討論的形式由一開始的周三討論會的雛形,演變為了此時的更為聚焦的案例討論或理論討論——旨在幫助精神分析從業者學習、培訓和提高。
現今,心理督導(supervision)是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職業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其核心任務是對心理咨詢師與心理治療師職業化過程的專業指導和從業訓練。心理督導是心理咨詢的職業要求,咨詢師是否定期接受督導,是衡量咨詢師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
當咨詢師遇到評估上的問題時,在來訪者訴求中遇到不熟悉的領域時,或者遇到倫理及咨詢的困境與盲點時,甚至是想嘗試新的方法時,都可以尋求督導的建議。研究證明,接受督導的個案比不接受督導的個案效果要好很多 (Bambling et al, 2006)。
心理督導根據受督者與督導者參與的方式,可分為三種形式:個人督導,即一個督導者與一個咨詢師之間一對一的督導(上級督導);小組督導,即一個督導者對一組咨詢師的督導;同輩督導,通常是在有經驗的咨詢師與治療師之間展開的督導過程,目的是討論特殊案例或困難案例;分享經驗,交流信息,更新知識。
我們正在招募的督導小組即是督導類型中的同輩督導。同輩督導與其他督導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同,讓小組督導這種方式為每個參與者提供了極多的潛在的學習機會。「關于同輩督導小組的更多作用接下來會有介紹」
關于督導小組
小組緣起/小組性質/參與收獲
小組緣起
2014年2月,由呼和浩特市光陰樹心理服務中心主辦,由趙梅老師親自帶領的為期3年的動力學案例督導小組在呼和浩特成立,小組成員共20人。在趙梅老師的帶領下,小組成員接受了有關咨詢倫理、初始訪談、動力學評估、心理病理學等內容的學習以及分析技巧方面的訓練。至2016年12月活動結束,督導小組成員完成共108小時的小組督導時數「此督導時數計入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注冊系統中咨詢師接受的專業督導時數」。三年的督導學習,小組成員幾乎0脫落,督導小組的價值及對成員的助益可見一斑。
小組督導結束后,基于我們對督導必要性的體悟認識,決定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小組督導活動,原有成員自愿參與。所以有了我們現在招募的同輩督導學習小組。
小組性質
由有經驗的咨詢師與正準備接手個案的咨詢師所共同組成的案例討論學習團體。成員的咨詢取向基本是以心理動力學取向為主,但我們非常歡迎其他咨詢取向的咨詢師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來,共同學習成長。
參與收獲
同輩小組督導為每個參與者提供了極多潛在的學習機會,如果你參與小組,相信它會讓你的職業羽翼會更加豐滿:
結識更多有經驗的咨詢師,發展你在領域內的職業身份認同;
小組為你提供一個分享專業信息的平臺,包括轉介資源,學習資料以及專業會議與培訓;
你會從其它專業人員那里得到支持與肯定,共同討論工作中困難的情況,比如剛開始執業的困惑、咨詢中的倫理困境、困難個案的面對及處理等;
這是一個自由的討論氛圍,不是單純教與學,而是基于案例討論的關系模型——在小組討論內部創造的自由空間中,成員、被督導者甚至來訪者從情感與討論內容會聯系得更加緊密,你會收獲支持并有歸屬感,降低你的職業耗竭和社會性孤立的處境;
在這種自由的氛圍中,你可以對咨詢師職業的那部分自我展開探索與反思,從討論的參與者那里學習不同干預的觀點與角度,提升自我效能感,你會發現督導不僅有用,而且“好玩兒”;
在同輩督導過程中,你可以練習提出和接收反饋,練習協議制定,邊界管理以及了解工作需求,你可以試著練習這些督導的技巧,為以后成為領域內的督導師做準備。
督導小組的設置
活動目的/成員設置/理論基礎/小組原則
在同輩督導小組的首次會面活動中,小組成員會就督導小組活動及以下設置進行充分的說明和討論,形成共識。
活動目的
案例討論,分享經驗、交流信息、更新知識、提升職業認同感與自信心...
成員設置
督導小組是由由20名成員組成的半封閉式小組(考慮到成員出勤率,所以采用就高原則招募,以保證小組活動持續有效進行)。小組不設置帶領者,設置2名小組協調員,組員輪值擔任;每次活動結束后討論哪2位成員擔任下輪小組協調員,小組協調員角色職責及作用我們會在小組首次會面活動中說明并討論。
理論基礎
組員以心理動力學(精神分析)取向為主;組員也可以來自其他各種理論取向
小組原則
1.保密原則:小組成員展示個案遵從咨詢保密性;為保證來訪者身份的保密,需要在同輩督導過程中變換來訪者信息;小組活動過程嚴格禁止錄音錄像,組員在未得到來訪者書面同意的情況下,不得在小組以外的任何環境中與非小組成員交流小組討論中涉及的任何案例信息;
2.小組成員有權力隨時離開活動或退出小組。同輩督導不是強制要求的,但為保證你的學習質量,請不要隨意遲到,在活動正式開始前請就位;成員有權力和義務對小組活動的形式及組織者提出意見或建議...
3.為保證小組活動持續性,每次小組活動成員達5人即會進行當次活動;
4.如有小組成員退出,經小組討論一致同意后,可加入新成員。
案例討論流程
我們將在同輩督導小組的首次會面活動中展示案例討論流程,包括涉及督導活動的其他材料(包括督導小組協議、督導的相關書籍推薦、案例呈報的格式、即席講述的形式、各階段督導側重點等)我們均會以書面材料的形式發放給小組成員,小組會就以上內容進行討論和澄清。
【督導小組未來活動計劃】
隨著小組團體凝聚力提升,本輪活動結束后,小組會酌情加入角色扮演,重演咨詢室中的艱難時刻;小組也會酌情由成員共同選擇一位國內經過督導師系統訓練并富有臨床督導經驗的知名督導師定期為小組成員進行網絡或地面的小組督導,督導形式小組成員屆時討論,督導費用小組成員AA。
小組招募對象
面向全內蒙招募小組成員
即將或正在從事臨床工作的心理咨詢師或治療師
督導小組本輪活動安排
小組成員首次會面時間:
2017年7月2日下午2:30(暫定)
活動時間:
每月最后一周周六的下午,3點至6點;節假日休息
活動地點:
內蒙古呼和浩特賽罕區昭烏達南路利佰佳國際B座16層,內蒙古新動力心理職業培訓學校培訓教室。
組織費用:
一年12次,每次80元,共960元。成員需一次性繳納1年的費用(中途無故退出費用不退)
同輩督導小組組織者:
王云霈和冀隆還有他們的同伴們^ ^...
報名聯系:如欲參與新動力心理常規同輩小組督導,請聯系: 15247105477(冀老師,微信號同電話號)